出國為什麼要買保險?
以前我完全沒有保險的觀念,所以早期出國我是沒有買保險的,秉持著「爛命一條」的想法,出國前把健保停了,旅平險也沒有,不想花錢買心安。
最後在朋友的逼迫下買了「一年期的意外險」。
以上是錯誤示範,如果真有狀況發生,就因小失大。
保險不只是買心安,也是替未來的自己省錢。預先支付未來你付不起的醫療,換言之,越是沒錢的越要買保險,因為意外發生的話,我們可能付不起醫療費,反之,如果你財力雄厚買不買就無所謂。
意外險、旅平險,申請過一次就上癮了
我當時一年期的意外險,年繳NT1,300左右,海內外因意外發生的傷害都有理賠,非常便宜。
在印度旅行的某一日,吃雞肉咖哩時,雞骨頭卡到牙齒,導致臼齒碎裂(超痛!),回台後做了一顆假牙,掛號費+自費項目全部大約7-8000元,保險全額理賠,覺得划算,從此對保險信心大增^_^
(許多「產險公司」都有推出「旅平險」或「意外險」,大家可以自行挑選喜歡的方案,如果沒有配合的保險人員,可以找我的保險經紀人周小姐0926-600-916)
旅遊平安險+不便險
旅行幾年後,我升級了,除了「一年期的意外險」以外,出國我一定會加買「旅遊平安險+不便險」。
意外險只支付意外受傷的醫療費用,其他像是航班取消、延期、行李遺失、延誤….. 都屬於不便險的管轄範圍。
出國能不能不要保旅平險+不便險呢?
當然可以,在亞洲旅行確實比較少遇到狀況。
但如果您的目的地需要轉機超過一次,又是不同航空公司接起來的,我建議大家還是買一下比較安心。
2019年我帶了兩團古巴團,遇到的狀況如下:
- 行李延誤:巴拿馬航空x2,加拿大航空x2。
- 航班取消:巴拿馬航空某一段航班取消。
再多嘴兩句,行李延誤是非常不方便的事,我個人偏好定額賠償的那種,有些保險公司要拿我們當地購買必需品的憑證(刷卡紀錄之類的)來申請保險,但… 有些地方就是買不到東西(譬如古巴),或者,落後地方買東西根本就給不出憑證。
旅平險如果在出發前沒用到可以全額退費
這趴是我今天要聊的重點,什麼時候加保旅平險呢?
「旅平險如果在出發前沒用到可以全額退費。」
這一點大家可能知道,但是很少去留意。
我以前通常都是在出發前三天才加保,就是不知道忙什麼,出發前才想到「啊!要保險🤔」然後匆匆忙忙的加保了,有些人可能到了機場才在櫃檯買保險。
我不是賣保險的,平常都交給公司處理,而且老實說條文我也不會一條條看,反正是保心安的。
行程確定就加保,行程取消先不要退保
武漢疫情的關係,原訂2020年3/29出發的古巴團,我早早就買了保險,因為早一點買也不會比較貴,有些保險公司還推出早鳥優惠,一樣價格保障加倍。
這次有幾家佛心的保險公司針對武漢疫情提出了相當優惠的方案。
我也在群組裡提醒大家「務必」「一定要」買保險。
當時我並不認為行程會被迫取消,因為在2020年二月初時,美洲仍是一片淨土,反正買個安心。
但是…. 很多人還是沒買😭,因為考量疫情,有幾位考慮要取消出遊,就沒有買保險了。
3/17 加州的旅遊警示轉為『三級』,我們在洛杉磯+巴拿馬轉機,也就是符合保險理賠的內容,如此一來,就可以把損失降低。
3/18 華航公布航班可全額退費。我在3/19取消華航台北飛洛杉磯的航班,全額退費。
3/20 巴拿馬航空航班取消,費用保留至2021/12/31。(2022更新,由於機票過期太久沒使用變成廢票。)
外交部宣布,3/21 00:00起「全球」紅色警示。
預計出發兩天前取消就可以
以上,在機票上沒有損失,就可以與保險公司申請取消保單,也是全額退費。
保險費怎麼算?
許多保險公司有線上試算系統,可以上去依照自己想要的保額試算一下。
我這次古巴的保險,買的是「新安東京海上-平安福」:旅行平安保險500萬+傷害醫療保險30萬,其他條款就不贅述。
這次含飛行16日,我自己多買一天=17日費用878元。
以上,供大家參考。
我不是保險員,也不是專家,分享自己的經驗,歡迎上來留言討論。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您可以透過小額贊助的方式,支持作者的旅程!